从新出发,以“芯”育行。为引导2023级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微电子学院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为抓手,在思想引领、安全教育、校史校情、校园文体、专业设置等多领域全面开展2023级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9月11日至16日,微电子学院累计开展6场专题报告会,引导新生在新环境、新阶段、新时代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绽放青春活力。

院长孙丕恕从百廿山大、创新发展的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对同学们的几点要求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孙丕恕讲述了山东大学和微电子学院的历史沿革,特别提到了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孙丕恕表示,学院作为28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尤其微电子学院与智能创新研究院实现了“院院合一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面,孙丕恕从集成电路的发明、集成电路产业模式及特点、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孙丕恕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同学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号召和激励广大青年一系列重要论述,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党委书记吴天柱从“你在同龄人中的位置?”“你的专业是怎么选的?”两个问题引发同学们对当代“芯”青年社会责任的思考。随后,吴天柱以大学生涯发展的几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吴天柱表示,人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冒险,真正的勇气源自知己知彼,同学们需要对自己有准确的了解和定位。同时,未来的方向也决定了自己的选择,更高质量地就业、升学、出国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同学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方向认真决策,坚定行动。

院长助理李虎就微电子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院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微电子学院拥有黄昆英才班、微系统班两个特色班,着力培养集成电路高层次精英人才。学院还开展了“一生一芯、一生一管”的课程实践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到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建模等相关项目和实践中。

实验与实践创新中心主任王福勋就实验室安全和相关规定进行了介绍,实验室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营造安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本次讲座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培养大家的安全行为习惯,帮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李晓林从你我相知、入学须知、责任应知、安全必知四个方面展开分享。李晓林表示,大学不是放飞自我的天空,首要任务是学习,要重视课程和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大学不只有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做事,多参加活动锻炼自己,培养兴趣爱好。大学意味着成长,同学们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控制自己,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好自己。

党委保卫部(安全管理处)张斌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通过真实案例、短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示了一系列典型的安全事件,以案释法,结合近年各项实际案例,讲解了防诈骗、火灾隐患、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着重强调了最近防诈骗的问题,劝告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细节要留心,出门前要关闭电源,不要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避免酿成大祸。

图书馆管理员丛静雅则对借阅须知,图书检索,馆藏公共查询系统的使用,图书预约以及图书借还等方面为新生们详细讲解了关于在图书馆阅读,图书借阅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与应遵守的规则,以及图书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中的各个重要细节。
站在新起点,微电子学院将不断完善新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升班团组织活力,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育人特色,推进学风建设;及时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理想,明确成长方向,不断成长为担大任、成大事的新时代大学生。